
作为中国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对比排名是再常规不过的操作了。毕竟我们为留学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都是惊人的。希望能够进入一个比较好的院校,让自己站上更高的平台,日后有更高的回报率,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但当我们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搜索,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US、QS、THE、Princeton、ARWU......综合排名、专业排名、世界或是本土排名......同一间学校在不同榜单中排名基本都不一致,甚至有天壤之别。

各个排名之间有何区别,它们各自的计算指标是什么,我们又该采取何种态度对待排名?让斐然文书带大家从排名的历史、衡量指标、评论质疑等等方面一同进行一场祛魅之旅。
01
The History of College Rankings
○基于结果的排名(Outcome-based):关注的是在特定机构就读、毕业或任教的杰出人士数量。
研究资料:
1900 Where We Get Our Best Men
1930-1951 Beverly Waugh Kunkel and Donald B. Prentice Studies)
...
○基于声誉的排名(Reputational-based):基于同行评审的意见,重点对比院校的声誉和毕业生的突出程度。
研究资料:
1924 North Centr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1995 Research-Doctorate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Continuity and Change
...
○本科排名(Undergraduate):研究生学习中的声誉排名引发了人们对本科课程排名的兴趣。
研究资料:
1957 Chicago Sunday Tribune article by Che sly Manly
1981 Change magazine study by Lewis Solmon and Alexander Astin
...
02
Mainstream College Rankings
USNEWS
重综合实力

1983年,USNews发布了第一份精心编排计算的本科生声誉排名,这是历史上传阅度最广阅读量最大的排名之一,彻底改变了学术质量排名。USNews较为广泛地被认可。
本科学术声誉:22.5%
毕业率和新生返校率:22.5%
师资力量:20%
新生水平:12.5%
经济实力:10%
毕业率表现:7.5%
校友捐赠:5%
从排名考量的标准来看,USNews是一个较为看中学校综合能力的排行榜。不过它常常被诟病的方面在于有许多方面可以靠钱“堆砌”提升排名。另外就是榜单上中国大学排名普遍不是很好,在国内榜单本身不太受待见。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重学术、同行评价

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发表,商业化非常最成功,影响力也非常大。
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占40%
全球雇主评价,占10%
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占20%
教师/学生比例,占20%
国际学生比例,占5%
国际教师比例,占5%
QS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的公开透明而获评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学排行榜之一,但也因具有过多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很多高校的分项数据缺失,总分出现大幅偏差。对于想要回国的同学来说,国内雇主会比较偏向QS排名,具有一定择校参考价值。
Times Higher Education
重教学和研究能力

THE是一家英国媒体机构,列出了基于教学、研究、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全球最好的大学。2010年起和QS各自发布独立的世界大学排名,受到各国媒体广泛报道。
教学水平(学习环境):30%
科研(论文发表数量、收入和声誉):30%
文献引用(研究影响):30%
国际视野(教授、学生、研究):7.5%
产业收入(知识转化):2.5%
总体来说,THE非常重视学术造诣,偏重教学和研究能力,参考因素有高达90%都与学术相关。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学术巨人,可以考虑这些学术牛校。
ARWU
重科研和论文

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更为熟知的名字是“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03年,以寻找中国大学和世界名牌大学在科研上的差距为初衷,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对全球学校进行研究排名。在《经济学人》发表该报告后,其他国家出于同样的目的采用了这一方法。
教育质量:
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校友折合数,占比为10% 。
教师质量:
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占比为20%;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量,占比为20%。
科研成果:
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占比为20%;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占比为20%。
师均表现:
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占比为10%。
ARWU的指向非常明确:科研、论文、培养大佬(甚至比THE还要大佬)。这个排名的影响主要限于学术圈,没有延伸到业界。由于文科类专业很难发paper,较少有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高被引科学家数等,榜单上的牛校多为理工科、研究型学校。ARWU排名对文科的同学来说参考价值不高。
03
Criticisms of College Rankings
从大学排名出现到如今,这些年来,大众对其态度可以说又爱又恨:我们离不开他们,但诟病和批评质疑声从未停息。
1995年,乔布斯的母校里德学院拒绝参加USNews年度调查,并公开质疑大学排名的方法和有效性。
1996年,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创建了FUNC(Forget USNews Coalition)支持里德学院,认为排名系统过于简单化,只关注数字而非教育。
1997年,Alan Stone(老牌私立寄宿大学阿尔玛学院Alma College的校长)号召480所大学抵制USNews。披露被调查的158所大学中,84%对他们被要求评分的院校根本不熟悉。
2005年,老牌文理学院圣约翰学院表示他们将不再参加任何大学排名调查,并正式抵制排名行为。
2006年,许多加拿大的大学共同抵制麦克莱恩大学排名调查。
2007年,在大学校长年会上,近80位校长承诺不会参加USNews声誉调查版块(该版块占排名比重的25%)
......
04
Attitudes Toward Rankings
了解各个大学排行榜单之后,由于每个榜单对大学排名的依据和方式不同,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榜单中的排名不一样甚至差距很大,都不是奇怪的事。甚至有的学校利用排名背后的秘密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排名也已经不是秘密。以美国东北大学为例,这些年它的USNews排名蹿升了一百多名。从全美162名,大众眼中的“蓝领、三流院校”成为Top 50(2020年USNews排名44),秘诀就在于历任校长根据USNews的评分标准“对症下药”,比如:

举此例子并非说东北大学不好(恰恰相反,因为东北大学有注明的co-op实习项目,Bonnie老师非常欣赏东北大学校长的远见卓识!)

PSU(宾州州立大学)作为一所教学水平全美前十的公立大学,一直受各国留学生喜爱。但是近些年它的全美排名不升反降(降26位)。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并非一切。数字可以应人的意志而改变(其中一些人为改变确实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但不乏许多功利性质的举措)。不参加排名或排名靠后的学校并不一定是差学校,敢说在全美4000多所高校中,能够排名前100的学校都是非常不错的学校,前50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啦~
目前,不少同学和家长被“唯排名论”遮望眼,过于聚焦在排名与数字上,对数学少许上下浮动斤斤计较,不敢申请排名靠前的学校,或者对排名靠后的好学校嗤之以鼻,哪怕相差一两名都很恨不得多一名是一名。留学申请是科学和一点幸运加持,在关注学校排名之外,更应该对排名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学校的历史、文化、校风、地理位置、资源、师生比例等综合考量,选择自己适合的喜爱的学校,而不仅仅是排名高一点的学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年你赶上了前三十的学校,有可能毕业的时候,学校就排名下降了呢?所以,劝大家追寻自己的内心,选择喜欢的、适合的,才是无悔的!
PS:想要1984-2021年USNews排名整理的小伙伴们,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拿资源(可以看到美国二十多年来院校排名“沉浮史”,是一个不错的择校参考~)
斐然文书小助手等你来~
👇

